前沿拓展:中国古代女性服装演变手绘
初画作,多出于游职青上道度收青戏冲动。
舜的妹妹嫘被奉为画祖,故称画嫘。
新石器时代的各种彩陶纹饰是中国绘画现存的早作品。
除了美观装饰,绘画还起到崇德尊功、人伦教化的作用,逐渐施用于各种场合。
先秦绘画遗迹不多,主要是墓葬壁画。如今发现的一些战国帛画,所绘人物多为正侧(正)面,这样比较容易表现人物主要特征;而且,可以在一幅画面平承执背干其规洲呢毛冷房列众多人物,避免复杂的序列层次。
《龙凤人物图》用洋心非述体以线简练,设色简朴。
《御龙图》单线勾描,设色平涂,兼施渲染。其时代略晚,为战国中晚期之交,线条更官我密陆接站为匀细流利,富于韵律,表现出衣袂飘举等态,设色也更为复杂。
传说汉武帝创建秘阁,收藏法书名画。
汉元帝置尚方画工,传说画工毛延寿因为王昭君画像而弃市。
东汉明帝雅好丹青,设画官,命尚方画工绘班固、贾逵图像;还图画所梦金人形象;又在白马寺壁作千骑万乘绕塔三唱核验乡行陈显富益业迫匝之图。
从东汉蔡邕开始,不断有画家事迹见于记载。
顾恺之(346—407,或说348—409),字长抓白革烟康,小名虎头,晋陵无锡人干娘措另英酒你黄先。
每画人成,往往数年不下点睛之笔,说:“传神写照,尽在阿堵中。意导坚停饭围”顾恺之为裴楷画像,后三笔拂出颊上三茎毫毛,观者叹其传神。
《画鉴》说顾恺之用记影超振笔如“春蚕吐丝”,“傅染人物容貌,以浓色微加点缀,不求晕饰”。
其画作今存摹本《女史箴图》、《洛圆错每对渐解根基神赋图》、《斫琴图》、《列女仁智图》等。
南朝宋,陆探微、宗炳为的画家。
陆探微(?—?),吴人,在宋明帝时称一代大家。商松支金鲁概老丰也停评所画以道释人物为主,“笔迹劲利,如锥刀焉”;所画人物极妙,而山水草木不过粗析四顶息证氢副念娘成,未脱人物画之背景。一幅之中,主要目的在于质罗为致任表现人物楼台,山水仅为点缀而已。
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:“魏晋以来,其画山水,则群峰之势,若钿饰犀栉。或水不容泛,或人大于山……列植之状,则若申臂布指。”
顾恺之、陆探微、张僧繇并称“六朝三大家”。
陆探微所跳频笑脸系背皮画人物是“秀骨清相”,张僧繇笔下人物则是“面短而艳”。
展子虔(约550—604),历北齐(550—569)、北周(557—581)、隋(581—619),善画人物,细描晕色,意度具足,栩栩如生。
今存设色绢本《游春图》。画面整体上以大对角线构图,变化有法,右上斜角实则虚之,左下斜角的虚则实之,青山与坡岸对峙与于米听开阖,春水自右下流向左上某。以细线勾描,没有皴笔,施以青绿,表现出春光明媚的山编补问让环香皇水风光。
画法虽拙而不巧,但已进入“青绿重彩,工细巧整”的新里程,后来对唐代李思训一派有很大影响。
展子虔《游春图》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,已经注意物体之间客观的远近、高低、大小关系和纵深层次,山深水阔,游人散布。
说明山水画发展至此已经较为合乎比例关系,截然不同于此前“人大于山,水不容泛”的面目。
吴道子(约685—758),后名吴道玄,于画无所不能。作画之前,酣然而饮,立笔挥扫,势若风旋。
唐武宗会昌(841—846)年间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·神品上一人》:
吴道玄字道子,东京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也。少孤贫,天授之性,年未弱冠,穷丹青之妙。浪迹东洛,时明皇知其名,召入内供奉。
吴道子尤其擅长人物,早年行笔差细,中年以后则笔似莼菜蓴叶,一改顾恺之以来粗细一律的铁线描,突破了南北朝的“曹衣出水”面目,笔势圆转,衣服飘举,展现出所谓“吴带当风”的独特风貌;其画作傅彩简淡,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,被称作“轻拂丹青”。
吴道子笔下人物生动,女子窃眸欲语;唐人称其人物画为“吴家样”。
自曹不兴至吴道子,道释人物达到极盛。
吴道子所画人物面部线条细而淡,肤肉生动,衣饰袍袖的线条有粗细、顿挫的变化,迎风飘展的动势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李思训创金碧山水,其弟李思诲,其子李昭道,思诲之子李林甫,林甫之子李凑皆擅长。
李氏生际盛世,长享富贵,观览所及,自然富丽。
李思训(651—718),字建,历左武威大将军,与李昭道分别被称作大李将军、小李将军。
其青绿山水金碧辉映,笔格遒劲而细密,似未完全脱离六朝雕琢之余习。传世《江帆楼阁图》能体现李思训画风。
中唐以后,国势渐衰,社会风俗也由堂皇富丽而流于淡远清苦。士大夫受禅宗思想陶冶,超然洒落。山水画一变金碧辉煌而为水墨清淡,王维破墨山水应运而生,是为中国文人画之滥觞,且确立了山水画的地位。
王维《山水诀》云:“夫画道之中,水墨为上,肇自然之性,成造化之功。”
王维以诗境作画,其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由宗教化而转入文学化的里程碑。苏轼《书摩诘〈蓝田烟雨图〉》曰:“味
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
吴道子山水可谓晋隋山水之解放,李思训为晋隋山水之进化,王维又为吴道子山水之进步。明代董其昌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,以王维为南宗之祖。
王洽,善泼墨山水,故时人称之“王墨”,一作王默。
王洽早年受笔法于郑虔,精熟之极,始变为放纵。泼墨淋漓,涂抹扫刷,云水烟霞,倏忽变化。性疏野好酒,有时以发髻取墨抵于绢素。
北宋米芾之云山,祖述王洽之泼墨,但折衷规矩,故流传较王墨广泛。
唐代以前,无专门鞍马画家。
唐玄宗好马,御厩蓄养马匹达四十万,曹霸、韩干等画马大家应运而生。
曹霸,天宝末奉诏写御马,官至左武卫将军。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记述说:“丹青不知老将至,富贵于我如浮云”;“先帝天马玉花骢,画工如山貌不同”;“期许九重真龙出,一洗万古凡马空”;“将军善画盖有神,必逢佳士亦写真。”
韩干,陕西蓝田人。
少时受雇征酒债于王维家,戏画人、马于地。王维讶异其所画富于意趣,每年予其二万钱,供韩干学画十余年。
天宝中,召韩干入供奉,令其师法陈闳画马,唐玄宗奇怪其所画与陈闳不同,韩干解释说:“陛下内厩之马,皆臣之师也。”韩干有《牧马图》、《照夜白图》存世。
韩干宗人韩滉(723—787),字太冲,官位显赫,能画而不以画显,有《五牛图》传世。
初唐仕女画中的人物虽面部丰满,而身材修长。
盛唐以后,出现一种“绮罗人物”的新艺术造型,眉曲腮满,而且体态丰厚肥壮,为贵族妇女的实际写照。
中唐张萱、晚唐周昉的人物画正是其中典型。
张萱(?—?),京兆(今西安)人。开元年间任史馆画直,擅长人物画,多为描绘贵族妇女优裕慵懒的生活情态。
以朱色染耳根是张萱仕女画的典型特征。
今存摹本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、《捣练图》,传为宋徽宗所摹。
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描摹杨贵妃妹妹虢国夫人骑马出游的情景,似乎能将杜甫《丽人行》的诗意逼真地呈现出来:“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;绣罗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银麒麟。”“翠为荷叶垂鬓唇”,“珠压腰际稳称身”。
周昉所画仕女,衣裳简劲,色彩柔丽,体态丰肥秾艳,极具风姿。
有《簪花仕女图》、《挥扇仕女图》、《调琴啜茗图》传世。
周昉还创造了水月观音等宗教画新样式,被称为“周家样”。
初唐、中唐绘画以佛像人物为盛;中唐以山水、鞍马为盛;晚唐以花鸟、人物为盛。
唐代山水画,由李思训之刻画工整,变而为王维之水墨清淡,再变而为王洽之泼墨淋漓。绝去笔墨蹊径,遂不免近于怪诞。
狂放之极,复归严整,乃势所必然。
五代十国画家,“荆关董巨”为知名。荆浩、关仝习知关、洛山峰雄伟气象,秉北方淳厚气质,其山水画呈现出高古雄浑的风貌。
荆浩,字浩然,沁水(今河南济源)人。隐居太行山之洪谷,自号“洪谷子”,画山水树石,“学不为人,自娱而已”。
其画以突出的线条确立凹凸的山体,皴出质感,再以水墨渲染,笔意森严而无凝滞之迹。“善为云中山顶,四面峻厚”,“山顶好作密林,水际作突兀大石”,百丈危峰屹立于青冥之间,开创了描绘大山大水的北方山水画派。
今存《匡庐图》被认为是荆浩的作品。
关仝,一作关穜,长安人,活动于后梁(907—923)至北宋(960—1127)之初。
关仝初师法荆浩,后有出蓝之誉。其山水画作笔简景少,被称作“关家山水”。
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将关仝与李成、范宽并称“三家山水”。
关仝今有《关山行旅图》、《山溪待渡图》存世。
十国中的南唐、前蜀、后蜀、吴越画坛繁盛,不但优于五代,而且也不逊色于唐代。
南唐以画家为翰林待诏。董源、巨然是杰出的山水画家,周文矩、顾闳中是的人物画家。
董源(?—962),字叔达,江南钟陵(今属江西)人,南唐元宗李璟时(943—961)任北苑副使,世称“董北苑”。
董源以平淡幽雅之笔,写江南秀丽景色,平淡天真,秀润多姿。
后代师法董源画者甚众,得其传者,首推巨然。世以“董巨”并称。
巨然,江宁开元寺僧人。工山水画,祖述董源。随李煜至京师,居于开宝寺。“善为烟岚气象、山川高旷之景,但林木非其所长。”其画作布景天真,岚气清润,用笔清润,积墨幽深,壮年多作矾头,老年归于平淡。
南唐周文矩、顾闳中善画人物。
周文矩(?—?),句容(今江苏句容)人。在南唐烈祖(937—943)李昪开国之初即已作画,后主李煜时(961—975)任画院翰林待诏。
周文矩尤其擅长人物画,多表现宫廷和文人生活。其仕女画师承晚唐周昉,更为纤丽繁富。
瘦劲战颤的“战笔”是周文矩画的典型特点。
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:“(周文矩)尤精士女,大约体近周昉而更增纤丽。”
周文矩有《重屏会棋图》、《琉璃堂人物图》、《宫中图》(南宋初年摹本)存世。
《琉璃堂人物图》表现王昌龄与李白、高适在江宁琉璃堂唱和的情景。
现在一般认为宋徽宗题作“韩滉《文苑图》”的画幅属《琉璃堂人物图》之后段。
顾闳中(?—?),江南人,后主李煜时任画院待诏。
顾闳中奉诏潜入韩熙载府第,将其生活状况图成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。
徐熙,金陵(今南京)人,为江南处士。
常游园圃,重视写生。放达不羁,于院画外独树一帜,其花鸟画堪为百代之宗。
创造“落墨为格,杂彩副之”的新画法,以墨写枝叶、然后傅色,就是以水墨为主、兼用色彩,不同于突出色彩晕洇的传统画法。
风神潇洒,骨气过人,多有野逸之趣。
《雪竹图》
后蜀黄筌(903—965),字要叔,成都人。西蜀画家,授翰林院待诏,权院事,赐紫金鱼袋。
黄筌花鸟先以极细的墨线勾勒轮廓,然后墨染、填色,穷形尽相,富丽艳冶。后世将他这种“勾勒填彩,旨趣浓艳”的画法称之为“双钩法”。
徐熙、黄筌东西辉映,风格有别,谚云:“黄家富贵,徐熙野逸。” 李成能体会远近透视之法,能画出飞檐体现出对山上亭阁的仰视果,可见宋人对远近明暗等法已有相当认识。
【透视】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。
“惜后人不加研究,妄谓画山水乃以大观小,遂置透视学于不顾。故宋以后山水画离自然实景愈趋愈远,而终不免陷于空想杜撰者也。”
范宽继承荆、关,仍以厚重出之。李成之笔,近视如在千里之遥;范宽之笔,远望犹如近在咫尺。
范宽,华原人,本名中正,字仲立。因为人宽厚大度,时人目为“范宽”。始师李成山水,又师荆浩。荆、关雄浑之笔,传于范宽。其所画山顶好作密林,水际作突兀大石。
既而叹曰:“与其师人,不若师诸造化。”乃居住终南、太华,遍观奇胜,对景造意,不取繁饰,落笔雄伟老硬,得高山骨格。
范宽绘写雪山,完全师法王维,“好画冒雪出云之势,尤有气骨也。”晚年用墨太多,遂至土石不分。
自王维后,山水日趋平淡幽远,而王洽等又肆为狂逸之笔。其间虽经荆、关之异峰突起,反于高古深厚,范宽继承荆、关,仍以厚重出之。董源、李成乃应运而生,遂开宋元至今数百年山水之局。
北宋三大家之后,米芾、米友仁父子为山水画巨擘,又为一变。米芾以行草之书法为画,信笔为之,烟云掩映,树木简略,号为“米氏云山”。米友仁号“小米”,略变父法,点滴云烟,草草而成。南宋龚开、元代高克恭等继承二米,绵绵不绝。
绘画至宋代已全蹈入文学化之领域中,倾向于多诗趣之山水花卉之发展,不复注意道释画之努力。然宋代初期,尚承唐末、五代余绪,高益、高文进、武宗元、王拙等名家。
郭熙(1020-1109年),北宋画家,字淳夫,河南温县人。神宗(1068至1085)时为御画院艺学、待诏。宋神宗尤其喜欢郭熙的画,将他的画在宫中到处悬挂。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郭熙的《早春图》轴,堪称其经典之作。
宋真宗景德(1004—1007)末年,营建玉清昭应宫,招募画工不下百人,分为二部,武宗元(?—1050)为左部长,王拙为右部长。
评者以为:“武员外学吴生笔,得其闲丽之态。”武宗元认为吴道子所画人物不无缺憾,他说:“吴生画天女,领颈粗促,行不跛侧”。
武宗元有《朝元仙仗图》传世。
北宋人物画,至李公麟、张择端达到了鼎盛时期。
李公麟(1049—1106)擅长各种题材的绘画,笔法如云行水流。作画多不设色,独用澄心堂纸为之,惟临摹古画用绢素著色。
张择端(1085年—1145年),字正道,汉族,琅琊东武(今山东诸城)人,北宋画家。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,擅画楼观、屋宇、林木、人物。所作风俗画市肆、桥梁、街道、城郭刻画细致,界画,豆人寸马,形象如生。存世作品有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金明池争标图》等,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。
前世名画如顾、陆、吴道子辈,皆不能不著色,故例以“丹青”二字目画家。至龙眠始扫去粉黛,淡毫轻墨,高雅超诣,譬如幽人胜士、褐衣草履,居然简远。
自五代徐熙、黄筌并立后,花鸟画已可与山水人物鼎立。入宋而后,人物画已呈衰颓,而山水、花鸟画乃欣欣向荣。黄居寀以“勾勒填彩”一派为院体之标准,徐崇嗣以“叠色渍染”为民间在野派之。
黄居寀,黄筌之子,随孟蜀降宋,深得宋太宗眷遇,受命搜访、铨定画作,其画法成为一时标准。
徐崇嗣兄弟,是徐熙之孙,善画花果虫草,不华不墨,直以叠色渍染,号“没骨花”。
南宋虽国势衰,而画院不减北宋。北宋绘画大家多出院外,南宋则多出于院内。南宋“刘、李、马、夏”四大家无不出于画院。
青绿山水在南宋得到复兴。赵伯驹兄弟、李唐、刘松年等均习青绿山水。及至马远、夏珪,虽仍以李唐为师,格局脱胎于青绿山水,而乃用水墨大笔,一变其拘谨精致之态,可谓调和南北两宋。
南宋人物画家虽多,但率皆沿袭旧规,日趋简率,或专用水墨,或专用粗笔,或专用简笔。
南宋嘉泰(1201—1204)年间画院待诏梁楷嗜酒自乐,号为“梁风子”。其画属于师法李公麟一派,描写飘逸;画院中人见其精妙之笔,无不惊伏。传于世者皆草草,谓之“减笔”。
梁楷的减笔泼墨人物标新立异,先以淡墨画出衣纹,再以浓墨突出衣的皱褶。
《泼墨仙人图》大块面地运用墨色,以笔强化墨块,以洗炼放逸的风格表现人物高洁的内心情怀。 元初,画家多崇拜宋人,规行矩步,不敢自出心裁,画坛弥漫复古之风。
元代前期绘画以赵孟頫为中心,极力提倡复古,左右一世。赵孟頫融汇唐宋绘画之长,“有唐人之致去其纤,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”。他标榜“古意”,反对宋代画院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。
重要画家有高克恭、李衎、商琦、任仁发等人。
元代(1260—1368)中晚期画家黄公望、王蒙、倪瓒、吴镇,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,师法董、巨,以绘画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,号称“元四家”,他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。
黄公望(1269—1354),江苏常熟人。所作山水画多为浅绛设色,山头多矾石,笔势雄伟,风格苍润浑厚。黄公望青绿、水墨山水较为少见,水墨山水皴纹极少,笔意尤为简远。后来清代山水几乎仅法黄公望一人,然而只学其矾头石、披麻皴,而不知写生、变化。
王蒙(?—1385)为赵孟頫外甥,受其指授,而终能不为所囿。他是元四家中较有功力的一个。得意之作常用数家皴法。只是由于王蒙画过于繁复,故后世师法者寡。元末避乱黄鹤山,故号黄鹤山樵。明洪武初,一度出任泰安知州厅事,曾与会稽郭传、僧知聪同在胡惟庸府上观画,后牵连胡惟庸案死狱。
《春山读书图》
倪瓒(1301—1374),无锡富户,元末、明初动荡时遁迹太湖,所画山水主要表现太湖风光。
其画以天真幽淡为宗,极少设色,意境清幽而荒寒萧索,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。
王蒙以繁复胜,倪瓒以简单胜,王蒙之境不易到,倪瓒之境尤不易到。倪瓒目的非以作画,只为写其胸中逸气,然而,乏丰富变化之妙,如小家碧玉,非不楚楚可人,究嫌无大方气象,是名家非大家也。
吴镇(1280—1354)善草书,擅画山水梅竹。
元代失意文人的绘画注重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,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,文人士大夫的绘画跃居重要地位。以气韵为主,以写意为法,以笔情墨趣为高逸,以简易幽淡为神妙。藉绘画写愁寄恨,不乐工整繁缛。然以画法论,未免有偷懒取巧之嫌。 明朝前期绘画以浙派为主流,戴进(1389—1462)为核心人物,形成以戴进籍贯命名的所谓“浙派”。浙派画风与院画难于截然区别。
明中期以后,吴门画派兴起。沈周、文征明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沈周(1427—1509)隐居不仕,至四十外,始拓为大幅,粗株大叶,草草而成。运用中锋秀颖的粗笔,产生圆深挺健的果。
沈周《苍崖高话图》
文征明《桃花源图》
仇英(1502—1552)出身本是漆器匠人,后来其画雅俗共赏。擅长青绿山水。
因受周臣影响,仇英四十岁以前师法南宋院体画风;后来加入文人圈子,画风变得较为简淡。
《汉宫春晓》
隆庆、万历、崇祯时期,吴门人才称盛,陈淳、文嘉、文伯仁、徐渭、董其昌、陈继儒等人络绎相继。
陈淳、徐渭的水墨花鸟将写意花鸟推向新的发展阶段,二人并称“青藤白阳”。
陈淳(1483—1544)受业于文征明。草书气势豪纵,开晚明狂草先河。尤妙写生。一花半叶,淡墨欹豪而踈斜历乱,偏其反而咄咄逼真。
明末画家中徐渭与张宏的影响大。
张宏(1577~1652年后)字君度,号鹤涧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明代绘画大师。重视写生,作品笔力峭拔,墨色湿润,层峦叠嶂,丘壑深邃。他的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,又能画写意人物,形神俱佳,散聚得宜,是明末吴门画坛的中坚人物。
徐渭(1521—1593)作《葡萄》题云:“笔底明珠无卖处,闲抛闲掷野藤间。”自慨其沦落不偶。其泼墨大写意花卉,泼辣豪放。
清初以“四王吴恽”绘画为知名。
王时敏(1592—1686),王鉴(1598—1677),都是江苏太仓人;
王翚(1632—1717),字石谷,江苏常熟人,获王时敏、王鉴赏识,后被荐入宫;
王原祁(1642—1715),为王时敏之孙。
吴历(1632—1718),江苏常熟人,与王翚同师王时敏。
恽格(1633—1690),字寿平,江苏常州人,王翚之友。花卉虫鸟,意态飞动,自成一格,世称“恽派”(或“常州派”、“毗陵派”)。
“清六家”(四王吴恽)热衷于运用干笔枯墨,信奉董其昌绘画理论,注重临摹古人,表现安闲自在的士人趣味,而忽视师法自然。
四王一系的画风为清初朝野所共同追随师法,尤其弥漫于贵族士大夫社会,后来枝蔓出很多小的流派。
在“四王”画派为代表的师古拟古之风被尊为主流的同时,清初也有若干画家所持艺术主张与四王截然不同,以“四僧”为典型,他们重视绘写真实生活情感。“四僧”包括:
渐江(1610—1664),安徽歙县人,法名弘仁,号渐江;
髡残(1612—1692),湖南醴陵人,长住南京;
朱耷(1626—1705),江西南昌人。
石涛(约1642—1718),号大涤子、清湘老人等;自称苦瓜和尚。晚年定居扬州卖画。
黄易(1744—1802)继承了扬州八怪部分画家追求金石气息的画风,并影响了后来的赵之谦(1829—1884)、吴昌硕(1844—1927)等人。
赵之谦能将篆、隶笔法运用到花卉画中。
吴昌硕以金石篆籀融汇花鸟技法,雄健古茂,盎然有金石气。
本文章为“一条”原创,未经允许不得删改、盗用至任何平台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“歌舞皇后”为烫发殒命,
第一“艳星”引领“透视装”风潮,
声势浩大的“标准美人加冠典礼”……
民国短短38年间,
人们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到达顶点,几近疯狂,
催生出异常绮丽的中国风尚。
1940年代旗袍
1920年代中期倒大袖上衣
5年来,
27岁的时装插画师廉子雎
从各地的老居民家和名人宅邸中,
收藏了近百余件
民国时期典型、的时装,
翻遍了老杂志、旧报纸、老照片,
系统地梳理、科普民国时尚,
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众多关注。
民国女星胡蝶
廉子雎向我们展示的部分藏品
11月末,廉子雎向一条展示了他为珍视的藏品,
畅谈民国一代美人的时髦秘史,
与浮华背后,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。
撰文 朱玉茹 责编 陈子文
阮玲玉与留存至今的1930年代同款服饰
我从小就对历史中的服装很感兴趣,大学读服装设计专业,大家大多关注西方的时尚发展,咆哮的20年代、浮华的30年代、绮丽的40年代……而同时期我们中国近代的时尚是怎样的风貌,却很少被提及,或是被一笔带过。
廉子雎在翻看民国时尚书籍
大学期间,我开始大量搜集当时的一手资料,老杂志、老报刊、老照片、老电影,还有关键的,当年真实的时装。
民国资料大多无法直接检索,只能一页页、一本本、一年年地去翻看,没有捷径。虽然费劲,但总有令你眼前一亮的东西,闻所未闻的前卫造型、令人咋舌的时尚八卦、诙谐幽默的描述方式……
民国时期前卫、精致的时装
1910年代初,贵族的华服流到街头,时装不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,而开始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。
时尚的潮流,由此率先在上海诞生。
民国初年时髦的青楼女子(上排)与戏曲名伶潘雪艳(下排)
一开始,“时髦”一词是专门来形容青楼女子和戏曲伶人的。作为第一批在社会上“抛头露面”的女性,她们不断变换花样,掀起了一阵“奇装异服”的风潮。
女学生先模仿她们,良家妇女虽心中不屑,也经不住美的诱惑,纷纷穿起了“新式时装”。
时尚社交名媛周稚芙
阮玲玉
到了20、30年代,电影明星、社交名媛成为了新的时尚风向标,张织云、殷明珠、周璇、胡蝶、徐来、阮玲玉、李丽华……
潮流变更之快几乎到了“无日不翻新”的程度。一有新的流行出来,所有人都趋之若鹜。那时的人们对于时尚和美的向往和追求是远超现代人想象的,疯狂。
上海滩的“歌舞皇后”浦惊鸿因为烫发殒命,年仅17岁。摩登女郎们虽哀叹,却扬言“烫发出人命,做鬼也风流。”
民国时期的时髦女性与传世实物
短短38年间,时代的风起云涌,催生出异常混乱多变,却精彩纷呈的中国风尚。不少当时的设计、工艺即便放到今日,依旧令人震惊。
5年来,用自己的本职收入去系统地收藏、梳理、科普民国时尚,就是希望能把这些历史中被忽略掉了的、细枝末节的美展示出来,用它们拼凑、还原出一个大时代的风貌。
民国时期流行窄瘦的平板身材
1910s
整个1910和1920年代,主流依旧是延续汉族女子“上衣下裳”的两截穿衣形式。
阮玲玉“含胸微驼”的拍照姿势
民国初年,流行袄裙、袄裤,崇尚“窄瘦纤长”。大部分城市虽已废除了缠足,但束胸的风气却似乎愈演愈烈。大胸阔臀被嘲笑是粗俗之态,难登大雅之堂。时髦人士、电影明星拍照,都是“含胸微驼”的姿势。
同时,女装将袖子收窄缩短,露出手腕,在当时已是大胆的突破。
梅兰芳代表性时装新戏《邓霞姑》中的元宝领造型
1910年代上海街头的时髦女性,衣领与鼻尖平行
浮夸之至的元宝领风靡一时。高可以和鼻尖平行,紧紧贴着面颊。虽然穿着很不舒服,却把姑娘们都削成了瓜子脸,被戏称为“民国瘦脸神器”。
1920年代初期,时髦女郎穿着马蹄领、方领、圆领袄裙(右) 1920年代早期,张爱玲之母穿鸡心领上衣(左)
1920s
1920年代,五四运动的影响下,中国女性解放思潮兴起,一场轰轰烈烈的废领运动就此展开。索性把整个立领去掉,借鉴西方的时尚元素,出现了鸡心领、海军领、钻石领……
不过当时的女子大多身材瘦削,很多人认为无领反而暴露了不雅观的部分。因此,废领之风没能持续多久。
1920年代倒大袖上衣
圆角式短衣,喇叭口的倒大袖是这一时期的大热款式,透过袖口,女性的手臂若隐若现。下身再搭配纤细妩媚的长筒裙,便是当时的“上海装”。
1920年代后期“上海装”
我的收藏中就有这样一套,上衣为缎面的分割海浪纹,下身是蕾丝的波点提花。当时的人不论对于色彩、面料,还是图案的搭配都相当大胆,越混搭越时髦。
1926年,旗袍才真正登上中国时尚舞台。
在很多现代人的印象中,旗袍总是和凹着夸张的S曲线,开衩到几近大腿根部的性感,甚至是物化女性联系在一起。这些都是和真实的历史背道而驰的。
旗袍的初形态(上)与后期的旗袍(下)
旗袍的起源是一批先进女性模仿男性穿长衫,弱化性别特征,反抗传统女性形象。
后来几经改良,与旗人的袍服、西方的时装相融合,才慢慢演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模样。
整个民国时期,旗袍都是平面剪裁。不是紧身得让人去适应衣服,而是你的身体曲线是怎样的,衣服就会呈现怎样的形态、风格,这也是我们中国服饰的一个智慧。
阮玲玉身着高领旗袍及1930年代旗袍实物
1930s
30年代,旗袍成为大都会中女性普遍穿着的时装。
高领之风重新兴起,“竹筒状”硬领紧紧包裹颈部,比民初的元宝领还要束缚百倍。追求时髦的摩登女郎在大暑天也坚持穿着,常被勒出一道道青痕。
立领开口处的盘口多达4、5排,紧紧抵着下颌,塑出天鹅颈,优雅。
领子越来越高,衣袖则是越来越短。30年代末期已经开始流行抹袖和无袖旗袍,衣长一直到脚面。
1932年《开麦拉电影图画杂志》评价:“阮玲玉的乳峰高,但不尽善美,还须利用乳罩把它抬高起来。”
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电影明星阮玲玉女士,她在银幕上引领了旗袍的潮流,尤其对格纹旗袍情有独钟。
女星李丽华
与此同时,女性要求解放胸部,追求自然曲线之美,电影明星率先做出示范。
当时的娱乐新闻甚至会公开谈论女明星的胸部,还时常有八卦爆料女明星在乳罩内填充棉花,被人识破落荒而逃的糗事。
40年代夸张的垫肩,及传世实物
1940s
战争爆发后,所有束缚身体的、不实用的部分均被去除。旗袍领子越低越时髦,长度缩短到及膝,小开衩,方便行动。
时装的重点转移到肩部。当时的垫肩就像是一层厚厚的铠甲,平而阔,放大女性的轮廓,相当浮夸。
张爱玲曾感叹,“像一张床——简直是请人躺在上面!”还有报纸幽默地描述,“从正面望去,像是泰山玉皇顶看日出,一颗太阳浮在水平线上。”
1940年代典型的垫肩装束搭配
就这样,中国女人的肩膀第一次高高耸起,打破了千百年来古典美人的削肩审美。
同时期的发型也是张扬,塑造蓬勃的精神面貌,赋予女性力量。
女星李红
胜利发卷,灵感来源于战斗机360度的旋转特技,是一种胜利或庆祝的标志。
女星陈娟娟(左)与李丽华(右)
两地相思式,好似两地分离的恋人,暗含着战乱时代与爱人相聚的期盼。
女星李丽华
一见生财式,背后看像一个大元宝,颇具中式趣味。
高耸入云的鬓发
民国38年间女性形象的变化
还有一种在头顶堆砌层层叠叠的发卷,像是顶着一座上海国际饭店。
其实纵观整个民国时尚的变迁,中国女性从开始的弱柳扶风,慢慢地呈现出一个更加挺拔、独立、自信的面貌。
我收藏的民国时装大部分都是出自民间,到老居民家中去收的。近几年上海的旧城改造,老一辈大规模搬迁,让很多之前一直被珍藏的他们父母的老衣服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。
到现在,我收藏了大概百余件,基本涵盖了各个年代、款式、风格,都是、典型的。
1920年代长马甲,内搭倒大袖上衣
这件1920年代中期的长马甲,是李鸿章家族女眷的衣物。上面的花纹极具动态感,像是玻璃窗上蔓延的冰花,又似锦锻被火焰烧过留下的灰烬。
1920年代中期倒大袖上衣
同一时期这件织缎圆摆倒大袖上衣,出自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周瘦鹃先生的苏州旧宅。水波纹、闪电、菱形、椭圆,集合了当时摩登的几何元素,具有参考意义。
身边很多时尚圈的朋友,看到这些几百年前的中国时装后都惊叹不已。
那一代的设计师、裁缝,在我看来是真正的无名英雄。他们绝不是简单的模仿、拼凑,而是创造了一种新时代的中式摩登美学,既有对自身文化的解构和提炼,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本土化。
1920年代后期上衣
球形图案取自传统的皮球花,边缘蜿蜒的曲线引入古玉壁的造型元素,同时又将西方的art deco几何艺术融入其中,在衣身四周点缀上舶来的亮片和珠钉……
1930年代前期旗袍
棕榈叶样的扇形,是埃及的壁画中经常出现的几何元素,但是在这里它的布局又是中国独有的,叫散花结构,仿佛花瓣漫天飘落……
我后来也有做一些1:1的手绘复刻,重构的过程中就发现,它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的设计,背后所花的心血真的难以想象。
图案设计之外,民国时期的面料也别出心裁,有多层次,很多细节在特定角度、光线下才会浮现出来,观赏起来颇具趣味。
1930年代织金蕾丝时装裙
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的蕾丝时装裙,上身是旗袍式,下身嫁接西式裙装样式。蕾丝内纺入金属丝线,在光线下熠熠生辉。
这是当时流行的“透视装”,是由代“艳星”杨耐梅引领的,大胆,内搭吊带衬裙,穿上后好似一幅“裸体画”。
1920年代美人氅
在晚宴和舞会中,时常会看见如此着装的时髦女郎。她们一般会再搭配一件美人氅,也就是斗篷。精致的印花都藏在内里,为的就是在脱下来的一瞬间惊艳众人。
1940年代塑料线旗袍
到了40年代,由于战争造成的物资短缺,设计师将塑料线织到衣服里,打造出富有光泽的新型面料来代替丝绸,相当前卫。
其实很多人习惯于去关注西方、学习西方的时尚,反而忽略了我们中国曾经如此精彩的近代时尚文化,我觉得是可惜的。
几年前,我有幸收到一本1934年出版的《摩登妇女美妆术》,翻开细读,被里面的内容吓了一跳。
1928年《北洋画报》中展示的各部位“美的标准”
它其实是整合了当时对美的定义和理解,服饰、妆容、发型等等都包含在内。里面对眼耳鼻口,甚至是指甲,都有明确的怎样才算是美的标准,就像法律条文一样。民国的杂志、报纸里也能看到不少类似的内容。
1935年,在上海曾举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“东方标准美人加冠典礼”,为期三日,极为盛大。
徐来加冠华服
这场盛会的女主人公,便是靠“裸浴”镜头一举成名的徐来。当时的人称赞她”好比秋天里的西子湖,枫树林的红叶,印进了每个人的心扉。”
叶秋心
后来,电影届又推出“模范美人”叶秋心和她擂台PK,再加上每年固定评选的“电影皇后”,简直是争奇斗艳。当时甚至有文章对“标准美人”的身体尺寸都进行了的规定。
由此可见,民国时期其实是一个审美十分刻板、一元化的时代。然而,我们真正去了解当年女性的实际情况,她们的服装,还有影像中的姿态,看见的美却是千人千面,没有丝毫被所谓的标准所束缚。
反观今天,一个推崇多元化审美的时代,却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脸、网红款,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。
廉子雎收藏的民国时装,细节满满
当时还是量体裁衣,每一件衣服都融入了原主人对于美的理解,和她的生活情趣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。
滚边、图案、珠饰、搭配,每一处你都能看到她们的小心思、小想法。所以我们常说见衣如见故人,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民国服装能被如此完好地流传至今的原因。
1920年代中期倒大袖上衣
2018年,一位上海的老爷爷因为肾病,只能变卖保留近百年的他母亲的衣服来凑医药费。当时他打开给我看,我一下就呆住了。衣服几乎是崭新的状态,金色的图案像是贴了一层金箔,这么多年过去依旧光彩熠熠。
这不仅是一件服装,更是一个情感的纽带、传承的纽带。
作为一个当代人,去关注民国时尚,我不觉得自己是在研究一些距离很远的东西,它是流淌在我们中国人血液当中的一个基因。
这个圈子目前还是小众,大家真正开始关心也就是这三四年的时间,我们所有人都是在一个共同学习、探索的过程中。
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,把这份独特却被遗忘很久的时代之美重拾起来,延续下去,传递给更多人。
文中民国服饰为廉子雎收藏
本文章为“一条”原创,未经允许不得删改、盗用至任何平台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拓展知识:中国古代女性服装演变手绘